緣,妙不可言
.jpg)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金銀紀念幣將于6月27日正式發行。該套金銀幣背面選取了草書發展史上極具代表性的五幅佳作,涵蓋了今草、狂草兩種草書類型,記錄了草書從魏晉到唐代的逐漸成熟、再到宋代進一步升華的主要階段。該項目是中國書法系列的收官之作,每一枚都值得細細品味。
.jpg)
今天我們就從中國書法藝術(草書)8克圓形金幣上的“緣”說起。
緣來
如此
中國書法藝術(草書)8克圓形金幣,背面圖案取材于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所書的《十七帖》。
.jpg)
《十七帖》由29件王羲之的書信組成,因第一帖首二字“十七”而得名。此帖為一組書信,據考證多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部分是寫給其妻弟郗愔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時間長達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妒咛穼俳癫?,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筆法精到,結體平中寓奇,筆斷而意不斷,被后世書家奉為“草書圭臬”、“帖中神品”。
.jpg)
8克金幣背面圖案中的“緣”字,出自《十七帖》中的《七十帖》:“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在《七十帖》中,王羲之敘及自己已屆“年垂耳順”,并對自己的身體表現出擔憂的情緒,并希望一游汶嶺。
.jpg)
“緣”,妙不可言。這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誼的表達,以“緣”字作為五組書法幣的收官之作,也寄托了書法幣與廣大藏友結緣的期許與祝福。
不解
之緣
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王羲之的地位非常獨特,無論在生前還是逝后,都受到人們的尊崇,有“書圣”之譽。王羲之不僅精通書法各體,集當時書法之大成,更自成一家,開創了具有獨特風格的王派書法。此次是王羲之書法作品二度在中國書法藝術系列金銀幣中亮相,第一次是2022年發行的中國書法藝術(行書)150克長方形銀幣,其背面圖案取自王羲之所書《蘭亭序》。此作品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不僅是有名的書法作品,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美散文。
.jpg)
一緣
一幣
目前,在我國貴金屬紀念幣上已經出現了不少書法家以及他們的作品,除了王羲之外,還有幾位,也是梅開二度。
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是一位書品與人品高度一致的書法大家。歐陽修在《集古錄》中如此評價顏真卿:“斯人忠義出于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后世影響很大。中國書法藝術系列兩枚30克銀幣分別選用了顏真卿的楷書和行書作品。一是其晚年為紀念其曾祖父顏勤禮所書寫的神道碑——《顏勤禮碑》;一是其為祭祀侄子顏季明而作的文稿草稿——《祭侄文稿》。
.jpg)
北宋大文豪蘇軾,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業務精湛,可謂中國文化史上的“千古風流人物”。中國杰出歷史人物(第5組)22克銀幣上刻畫了蘇軾風采,還有行草書法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一生跌宕起伏,但總能以曠達的心胸面對,這與他被貶黃州的經歷不無關系。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就是蘇軾在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作的。該作品登上了中國書法藝術(行書)30克銀幣。
.jpg)
.jpg)
柳公權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自創“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后世有“顏筋柳骨”之美譽。柳公權的書法在金銀幣上出現過兩次,一次是2019年賀歲銀幣,背面圖案中的“福”字出自柳公權書《玄秘塔碑》,此字結體遒勁,勁瘦硬剛,雄健有力。第二次是2021年發行的中國書法藝術(楷書)8克金幣,背面圖案選自柳公權書《神策軍碑》。柳公權書寫此碑時年66歲,與《玄秘塔碑》相隔二年,兩幅作品對后世影響較為深遠。
.jpg)
.png)
趙孟頫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文學家。博學多才,能詩善文,喜金石鑒賞,通音律,以書畫成就最高,在楷、行書方面創道勁新風的“趙體”。趙孟頫推崇“二王”,提出“書畫同源”理論,強調書法“俊逸”和“雄秀之氣”。其晚年作品,最能代表趙氏書風,如中國書法藝術(楷書)30克銀幣(壯麗奇偉)取材自趙孟頫所書《膽巴碑》,此作品被稱為“古勁絕倫,品屬第一”。除此之外,2020年賀歲銀幣背面圖案上的“福”字為趙孟頫所書。
.jpg)
.png)
喜歡“草書幣”就點個贊吧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