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1hxrt"><menuitem id="1hxrt"><th id="1hxrt"></th></menuitem></address>

      <big id="1hxrt"><video id="1hxrt"></video></big>
      <address id="1hxrt"></address>
      <big id="1hxrt"></big>
      <thead id="1hxrt"><thead id="1hxrt"></thead></thead>

      <big id="1hxrt"><big id="1hxrt"></big></big>
        首頁 保險 > 正文

        個人養老金業務落地提速 銀行養老產品“貨架”即將補全

        隨著養老理財產品試點擴圍、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推進,商業銀行漸成第三支柱養老體系的主力軍。為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商業銀行都推出哪些金融產品,產品貨架是否多元?與保險、公募基金相比,商業銀行如何才能在養老理財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商業銀行個人養老金業務落地提速。11月4日,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同日,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這標志著個人養老金業務相關細則在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端進一步明晰,業務落地進一步提速。

        調查發現,銀行業正積極備戰個人養老金市場,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四家國有大行11月20日將在全國五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這意味著個人養老金可投資的銀行系養老金融產品即將補全。

        銀行養老產品“貨架”即將補全

        從今年11月20日起,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將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就公開信息來看,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目前,國有大行5年期存款年化利率不到3%,3年期、20萬元起投的大額存單年化利率在3.25%左右。雖然當下特定養老儲蓄產品的利率還未最終確定,但估計會高于大型銀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一國有大行人士介紹。

        某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總裁表示,近期各家銀行養老理財產品銷售較為火爆,部分公司的額度已提前全部募滿。四大行有較強的信譽和受眾基礎,養老儲蓄產品相較于理財更安全,與普通存款相比收益率較高,預計依然受到市場的追捧。

        據了解,養老儲蓄存款為低風險偏好客群增加了一種本息有保障的投資選擇。相比而言,養老理財、養老基金、養老保險這三種產品投資屬性更強,適用于風險偏好較高、對養老金的積累更關注預期收益的群體。

        “從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角度看,商業銀行需要對各類產品都有所布局,讓各類客戶都可以在本機構購買到相應的金融產品,同時根據自身客戶結構特點有所側重某一類或多類金融產品。”郵儲銀行研究員、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特邀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銀行系養老金融產品主要面向穩健型客戶。從試點地區已推出的養老理財產品發行看,養老理財市場產品盡管在加速擴容,仍供不應求。據了解,今年以來,招銀理財、光大理財、中銀理財、交銀理財等均調整了旗下養老理財產品的募集規模上限,調整幅度多在10億元至幾十億元不等。

        例如,中銀理財于9月8日將其“福”固收增強(封閉式)養老理財產品2022年003期理財產品的募集規模上限由20億元調整至30億元。此外,招銀理財于6月1日,將招睿頤養睿遠穩健五年封閉4號固定收益類養老理財產品進行規模調整,由10億元調整至70億元。

        當前,第二批試點的理財公司大部分已經推出了養老理財產品。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共有9家銀行理財公司發行并存續的養老理財產品有48只,累計募集規模約950億元。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僅今年第三季度就有23只養老理財產品成立,合計募集金額超380億元,形勢喜人。

        積極“備戰”個人養老金賬戶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明確,參加人參加個人養老金,可以選擇一家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也可以通過其他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產品銷售機構指定。

        個人養老金賬戶具有唯一性,商業銀行可借此具備與保險、基金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競爭的天然優勢。因此,“搶占”個人養老金唯一賬戶成為銀行機構內部的“主戰場”。

        婁飛鵬表示,從客戶的角度看,銀行金融服務的便利程度,包括線上和線下渠道的便利程度、銀行金融產品的豐富程度等,都對單家銀行吸引個人養老金客戶有直接影響。

        在營銷方面,銀行等機構也通過手機銀行、App等渠道積極宣傳。調查發現,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的官方App已經推出養老金融專屬模塊,提供的服務包括個人養老金賬戶訂閱通知、養老規劃等。此外,部分國有大行已經率先面向首批小部分客群內測個人養老金賬戶功能。

        如何增厚收益是競爭力的關鍵

        統計數據顯示,當前發布的養老理財產品主要投向固收資產??紤]到“養老”這一產品屬性,養老理財產品的共同特點,是從投資策略、風控機構等各方面確保產品的穩健性。

        這意味著目前階段的銀行養老理財產品同質化較為明顯,產品貨架還有待進一步多元。而國外養老投資經驗表明,權益類投資品種可以更好地幫助長期投資者獲得收益。

        未來,銀行養老理財將如何較為穩健地配置權益資產,以增厚收益保持產品競爭力,是銀行理財子公司“搶灘”養老金市場的重要課題。

        “考慮到養老理財對凈值穩定性與收益增長性的特殊要求,銀行養老理財在權益資產的配置中遵循以穩為主、穩中有進的總體思路。”交銀理財相關投資經理表示:具體而言,第一是前期積累足夠的凈值安全墊,確保產品不破凈;第二是聚焦實體經濟、高新科技和“雙碳”目標。

        “在權益資產投資比例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為應對公募基金、保險等養老產品的競爭,銀行理財子公司要繼續完善投研體系建設、豐富產品渠道,增強自身競爭力。”中信證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相對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子公司在投研體系的建設方面較為滯后,尤其是在權益類資產投資方面,劣勢明顯。

        針對此點,明明債券研究團隊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必須加強投研體系建設,引進相關人才,完善培訓機制,盡快建立一支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投研隊伍,才能夠在養老理財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標簽: 個人養老金 銀行養老產品 第三支柱養老體系 公募基金

        精彩推送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人妻

          <address id="1hxrt"><menuitem id="1hxrt"><th id="1hxrt"></th></menuitem></address>

            <big id="1hxrt"><video id="1hxrt"></video></big>
            <address id="1hxrt"></address>
            <big id="1hxrt"></big>
            <thead id="1hxrt"><thead id="1hxrt"></thead></thead>

            <big id="1hxrt"><big id="1hxrt"></big></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