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森林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項目通過驗收
2022-11-30 15:58:59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疫情三年來,與服務業相比,我國制造業受到的沖擊相對小些,前期甚至還曾出現過逆勢增長。然而,隨著近期國內疫情反彈,疊加我國出口呈現負增長,制造業等實體投資下行態勢已趨明顯。疫情即將進入第四年,實體部門能否在內外困境中實現突圍?
當前我國正處在防控優化和疫情抬升交織的特殊時期。從國際來看,各國防疫優化都經歷過類似的曲折前行階段。在各國管控優化初期,無論供給端還是需求端,制造業等短期難免不受負向沖擊。但約一個季度后,各國實體部門迎來顯著修復。
盡管制造業等實體部門是金融政策支持的重點,但在地產羸弱、出口下行的需求收縮背景下,其潛在違約風險掣肘信用擴張。當前我國內生經濟動能依然承壓,總需求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谝咔榧捌涔芸貎灮倪M程,明年上半年制造業等實體投資趨緩態勢仍將延續,下半年或有所企穩。當然,相較制造業,更值得關注的是服務業,其受疫情沖擊的幅度更為劇烈,對就業乃至整體民生的穩定也更為關鍵。
目前制造業中高技術投資增速較快,不過隱憂已現。前瞻性指標來看,高技術制造業PMI已連續2月處于收縮區間,并創歷史同期最低??梢?,當經濟基本面明顯趨弱時,新動能的發展或也受制約。值得警惕的是,我國FDI(外國直接投資)的全球占比已滑落至有數據以來最低。
標簽: 實體經濟